中風後復健應掌握6個月內黃金期,醫曝預防2次中風關鍵

中風復健黃金期、物理治療、後遺症及心理影響全面解析

NOW健康 林郁敏/台北報導
腦中風發生突然且在短短幾秒鐘內,因為腦部血管出問題,導致腦血管阻塞,或是腦血管破裂出血,常見有肢體無力癱瘓、行走功能受影響、感覺功能受損和語言障礙等後遺症,醫師提醒,及時治療並掌握中風後復健黃金治療,才能夠有效減少永久性後遺症發生的機率。

澄心康健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曾信瑋表示,依照中風嚴重程度,復健治療的目標也不同。中風後的前3個月為急性期,會注重擺位(把身體姿勢放在適合的位置)與關節活動度的維持,以避免肺炎和關節孿縮等併發症。進入亞急性期,患者經醫療處置後,生命跡象穩定、沒有其他嚴重併發症,就可以積極復健,如加強翻身坐起、站立、走路、上廁所等恢復生活自理等的活動訓練。再來維持期,若單側偏癱,持續訓練患側的能力,也善用未受傷的健側進行代償能力,協助生活自理能力,並教導輔具使用。


中風後復健療程可分為3大方向,包括:物理治療、重建運動功能(肌耐力、平衡、協調)、步行能力。並搭配職能治療和語言治療,協助學習日常生活自我照顧及處理吞嚥和言語困難的問題。曾信瑋物理治療師提到,曾遇過1位70多歲退休婦人,退休後學習插花,目標想成為1名花藝師,中風後單側偏癱,手部變得不靈活,訓練重點放在手部握力、控制力和感覺,甚至觸覺和溫度的回饋反應,藉由反覆訓練,有助於大腦神經再生或重塑,讓患者盡快找回手部功能。


另外,很多民眾會有這樣的迷思:「6個月的中風黃金恢復期過了,是不是就不會再進步?」曾信瑋物理治療師指出,發病3至6個月恢復最快,但不代表6個月後不會再進步,只要持續努力復健,刺激大腦連結發揮指令,都還有進步空間。另外,有些患者因腦部受損,影響情緒和心理,導致低落反應,不願意配合復健,建議家人應更有耐心,或尋求專業醫師開藥協助改善。


https://healthmedia.com.tw/main_detail.php?id=57940